跳到主要內容
來自挪威的故事

傳承的守護者

儘管工作時間長、工作環境惡劣和氣候嚴酷,新一代的挪威漁民仍然堅持著家庭傳統。為甚麼?

傳承的守護者

漁業是挪威人數千年來賴以維生的一行。儘管新方法和技術不斷演進,但在世界上最波濤洶湧、最難以預測的環境下,傳統捕魚以及持續富足的原則仍然持續不變。

挪威漁民在北極漁獵生活所需的專業知識和熱情,可不是在學校學的。他們不是從教科書或黑板上學習手藝,也不是每天在家裡有條不紊地練習。這樣的知識和熱情,已在他們的血液中根深蒂固,從老祖宗傳承到的觀念,在孩子們長到可以上船開始,就不停地被培育。

對於今天的漁民來說,捕魚不僅僅是一種職業,也是堅守家族價值。

現在要來說說三位漁民的故事,每次出海時,他們都為了堅守家族的傳統而自豪。

Pål Arild Pettersen - 薪火傳承

薪火相傳

Pål Arild Pettersen 在年幼7 歲時,就曾被捲入大海。

「我和幾個朋友在淺灘旁的岩石上玩耍,我設法抓住一塊浮在水面的保麗龍」,他站在從小生活的亨寧斯韋爾(Henningsvær)漁村的一座橋上,一邊說一邊往下向外指著大海。Pål Arild 在片刻間失去平衡就掉進海裡。

Pål Arild 很幸運:一位機警的鄰居發現 Pål Arild 掉進水裡,設法用帶刺的棒子勾住他的防水工作褲。

時至今日,他說道:「這其實談不上是個創傷。雖然對小孩子來說不太一樣,被安慰之後就沒事了。但我還記得因為掉了一隻雨靴而感到難過。」

43 年後,他還是在海上,但現在開心多了。他的祖先每年都利用槳和帆,向北長途行駛前往芬馬克郡 (Finnmark),這個距離即使駕駛一艘現代化的機動船也要花上三天。

我最喜歡早晨的捕魚時光。作為獨自醒着的人揚帆出海。這種體驗很深刻,我感受到自己當刻的存在,只沉浸在寂靜中,在巨大的宇宙中感受孤獨,這是一種富有感染力、近乎靈性的感覺。

感謝老天爺

雖然很高興繼承了家族傳統,Pål Arild 並不羨慕昔日的捕魚環境。

「我的祖父過去經常提醒我要感恩船上的引擎,當時日子過得艱苦,有時甚至可以用殘酷來形容,我想一定有許多男孩都因為生活,被迫提早成為男人。」

然而,這50年的航海生涯讓他歷經了不少變遷。挪威漁業的結構轉型、船隻變少但也變大,加上技術改良和薪資提高等等,大幅改善他的工作條件。

「現在進捕魚這一行的新人,算是進入一個高度專業化的行業。唯一沒有改變的是對經驗的要求,這種經驗是歷經數個世代的傳承和許多磨練。」

Pål Arild 長大後,是否曾在汪洋中感到害怕?他說其實並沒有,但他確實記得 15 歲時在一艘拖網捕蝦船上,當要離開芬馬克郡海岸時,漁船在 13 米高的海浪中顛簸前進。

「眼前一片漆黑,就那一次,風浪過後我鬆了一口氣。」

Jens Einar Bjørkås Johnsen - 第三代漁民

第三代漁夫

Jens-Einar Bjørkås Johnsen是挪威博茨菲尤爾 (Båtsfjord) 人,對於以甚麼維生,從未感到疑惑。

他說:「我在小學畢業之前,就知道我要成為一名漁夫。」 

像許多選擇在海浪中捕魚度過一生的人一樣,捕魚已經深植在他的血液中。他的祖父是漁夫,從另一個著名的漁業區羅弗敦(Lofoten)來到此處,祖父最初是魚季才來,但後來選擇在這裡定居。由兒子繼承衣缽,現在 Jens-Einar儼然是第三代 Bjørkås 的代表。

漁民家庭

雖然他的父親9年前退休,現在已經 74 歲了,但他的「退休」概念有點不尋常: Jens-Einar 載著漁獲返回港口時,他的父親經常等著幫忙卸下漁獲。

「以他這把年紀,還能刻苦耐勞。如果他願意,仍然可以一天工作 12 到 14 小時。」

雖然得到額外幫手,但他父親的出現並不全然是好事。他說:「你知道,他總是在抱怨我這一代漁民的一切都來得太容易。回想在過去的日子裡,他常常自己去除魚內臟,而我們現在只要送到加工中心卸下漁貨就可以回家了。」

Jens-Einar 有兩個已成年的小孩,雖然他們兩人會與他一同出海,但都不考慮從事捕魚職業,然而他不太操心這件事。

他說:「這裏的漁民總數保持穩定,甚至在過去幾年中不跌反升,因此下一代漁業仍有未來。」

Asle Jørgensen - 天生的漁民

天生的漁民

這是在羅弗敦的亨寧斯韋爾村,時值中午時分。即使是在經常被風雨摧殘的北挪威海岸,二月份的這個星期四仍然顯得異常寒冷、潮濕和惡劣。由於季節的關係,當地的和外來的船隻都停靠在他們平時的泊位上,數量非常驚人。

對於一些漁民來說,休息得來不易。

一名年輕男子乘船抵達最靠近大海的漁船碼頭,他和一位年長的同行要來交付約 1,500 公斤的綠青鱈,您可能會想,這兩個小時的工作收穫還算不錯。

然而,這位名叫 Asle Jørgensen 的年輕人並不是很高興。

「今天令人失望,」他將漁獲卸載在碼頭上的一個超大金屬箱子後冷淡地說。雖然該魚獲量對行外人來說似乎非常多,但是 Asle 知道以這些水域擁有的寶藏來說,他應該有更好的收穫。

希望有很多魚

對於這位性情溫和友善的 27 歲年輕人來說,情況應該會好轉起來。很久之前,在他 19 歲獲得第一艘船之前,就已經磨練出他的職業操守,每天重複例行公事:起床、出海、拖漁網,然後返港。

他接着補充:「我現在寄望明天狀況會更好-天氣好,魚也多。這也是吸引我選擇這種生活方式的原因。」即使在還小的時候,他就知道要為捕魚奉獻自己畢生精力。

Asle 來自松恩菲尤拉訥 (Sogn og Fjordane) 的塞爾耶(Selje),這個村莊位於羅弗敦以南約 1,500 公里處。他的家族幾代人一直從事漁業,縱橫航行於挪威海岸線至少一個世紀。

這位年輕人現在身處於羅弗敦捕魚,但他已經為未來幾個月做好計畫。

Asle 說:「在羅弗敦捕魚之後我會休息幾週,然後前去捕撈碩大無比的大比目魚,那是我最喜歡的漁獲。在此之後,我會開始北海的鱈魚捕撈活動。我非常喜歡這樣的搭配。」接着,他回到和捕魚夥伴洗衣及閒聊的小屋裡。